七旬老人流浪22年 民警“死磕”碎片信息终圆骨肉情(图)
七旬老人流浪22年 民警“死磕”碎片信息终圆骨肉情(图)
七旬老人流浪22年 民警“死磕”碎片信息终圆骨肉情(图)
大江网/萍乡头条(tóutiáo)客户端讯 陈刚、邓敏、全媒体记者李桂明报道:“警察同志,这份恩情记一辈子啊!”上栗县公安局长平派出所院内(yuànnèi),两位(liǎngwèi)中年男子紧紧握住民警的手,感激地说。
老人独居(dújū)破屋 身世不明
前不久,民警像往常一样在辖区里走(zǒu)访排查。走到一片荒凉地(dì),民警看见一间破屋,推门进去查看。
屋内昏暗潮湿,霉味刺鼻,几块破(pò)木板搭成的“床”上,坐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,桌上(zhuōshàng)散落着简陋的锅碗,四周堆满了捡来(lái)的废品——这就是老人的全部家当。
“大爷(dàyé),您贵姓啊?从哪儿来的?家里还有人在吗?”民警蹲下身,尽量把声音(shēngyīn)放得和缓。
老人(rén)眼神有点飘忽,口音混杂湖南话和萍乡话,声音含混不清,翻来覆去就几个模糊的地名:“湖南……江西……搞不清咯(gē)……”问他姓名,他嘴里(zuǐlǐ)咕哝出(chū)几个名字,像是人名,又像是地名,听得人云里雾里。
民警(mínjǐng)字海淘金 “死磕”线索
民警将老人(lǎorén)接回所里安置。寻亲的第一步,就是破解他口中那些(nàxiē)零碎的名字(míngzì)信息。民警把老人提到的几个(jǐgè)名字,一个个输入系统查,翻户籍底册对。但老人提到的名字存在方言口音和记忆偏差,一番查找下来,年龄和名字都对不上号。
“刚才您说的那个(nàgè)‘邱什么明’,是您自己还是您认识的人?”“那个‘仙源’,是地方名吗(ma)?”民警们互相打气,轮番上阵(lúnfānshàngzhèn),有空就“泡”在老人那儿。
民警们从那些(nàxiē)零碎、模糊(móhú)、带着口音的名字里,一点点“抠”有用的信息,一遍遍询问,一遍遍核对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经过不知道多少(duōshǎo)遍“死磕”,民警(mínjǐng)们终于“抠”出一个名字——邱少华(化名)。而且老人对“万载”“仙源”这些地方,反应更强烈(qiángliè)。
一个名字成为“破局”关键(guānjiàn)
“邱少华,万载,仙源。”民警立刻锁定(suǒdìng)江西省万载县(wànzàixiàn)仙源乡这个方向,户籍系统里翻、老档案里找、电话一个接一个往那边打。
终于,在筛查仙源乡“身份信息不全”的户籍人员时,“邱少明”这个名字(míngzì),被“筛”了出来。一个长期(chángqī)没有照片、信息模糊的户籍记录,和邱大爷(dàyé)的状况吻合。更重要的是,“邱少明”的户籍信息里,清晰地关联着(zhe)一位兄弟——邱少华。
民警拨打邱少华户籍信息里登记(dēngjì)的联系电话,接听电话的是邱少华的儿子。当(dāng)民警描述完老人的情况,电话那头的声音瞬间拔高:“他是不是(shìbúshì)叫邱少明?是我伯伯。1955年的,他走失(zǒushī)二十多年了,我们全家从来没停止过找他……”
寻亲22年(nián) 团圆泪落派出所
6月15日,长平派出所的院子里,一辆小车刚停稳(wěn),两个中年汉子就(jiù)急切地跳下车。他们的目光(mùguāng)瞬间锁定了坐在椅子上的老人——那是他们苦苦寻找了22年的伯父邱少明。
老人看着冲过来的侄子(zhízi),先是愣了(le)几秒,随即嘴唇剧烈地哆嗦起来,双眼瞬间蓄满泪水。他站起身,踉跄着张开双臂,和侄子们紧紧抱在一起。积攒了22年的委屈、思念与(yǔ)孤苦(gūkǔ),在这一刻化作滚烫的泪水奔涌而出。
“二十多年了,我(wǒ)爸和我们几个兄弟,从没放弃(fàngqì)过。贴寻人启事,四处打听,做梦都(dōu)盼着这一天。要不是你们心细,像大海捞针一样把我大伯找回家,我们邱家这桩心事,这辈子都解不了。”侄子感激地(dì)对民警说。
看着(kànzhe)邱大爷被侄子们搀扶上车,车子朝着(cháozhe)万载、朝着找寻了22年的亲人驶去,民警们长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